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中提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要求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深入贯彻基础教育改革方案,2024年11月28日上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开展了以“数字赋能促学,精研课堂提质”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暨“青年教研员成长营”送教助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大兴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孙向晶老师、成长营学员、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副校长姚林涛、数学学科指导专家王明兰老师及全体数学教师。
首先是两节研究课展示,第一节是由毕文雅老师带来的《可能性》,第二节是由石齐老师带来的《平移与旋转》,两节课中有很多的课堂活动都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开展的。
第一节毕文雅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中,就运用了在线表格对摸球实验的结果直接进行统计,更加直观与方便;在进行摸球实验时能进行多次数的抽取并显示结果,也是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数据下的随机性;而在将成语和可能性相结合环节中,学生更是能够上前动手操作,直接拖动成语条,既能亲身经历增强体验感,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第二节课石齐老师执教的《平移与旋转》一课中,也运用了计时器功能,让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更具精准性;克隆工具也是可以将图形现场进行复制,然后直接平移到想要的位置;用到的放大镜和关灯也是为了避免学生上前操作时图形过多对学生造成干扰,使用此功能可以让图片只显示一个,方便学生操作。由此可见,利用数字化教育工具来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两节课后,王晶老师进行了主题为“数字赋能促学,精研课堂体质”的校本教研汇报,王老师作为成长营的学员,对本次校本教研的开展以及学习感悟进行了分享,如本次教研主题的确定,参加区级教研的收获,本次校本教研的准备,我校校本教研的模式、以及数字技术在今后课堂上的应用等。
随后,孙向晶老师对两节课以及汇报给予了肯定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帮助老师们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最后,孙老师就期末复习的开展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为后续的期末复习工作指明了道路。姚校长也针对目前数学学科的情况和即将到来的期末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