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随着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掘进完成,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中国水下隧道建设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全长约5.75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3.3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单洞双层隧道布置,是国内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该隧道采用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施工,先后下穿黄河大堤、黄河等敏感地区,最深覆土厚度达49.2米,最大水土压力6.3巴,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掘进过程中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总工程师高同矿介绍,黄岗路黄河隧道单洞上下设置六车道通行,可实现两洞隧道的交通功能,既节省地下空间,又减少约15%投资。同时,创新设计4.2米净高,可以满足通行公交、消防、管理及救援车辆等要求,极大提高通行能力。
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先后攻克开挖面稳定控制、穿越黄河大堤沉降控制、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控制、海量泥浆绿色高效处理等28项技术难题,实现最高日进尺18米、月进尺426米,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纪录。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科技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件,总结形成17米级盾构施工成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特大直径盾构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力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出,隧道建造过程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技术的实施,将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往前迈出一大步,隧道的建成对我国水下交通隧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黄岗路黄河隧道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后又一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隧道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济南拥河发展,促进黄河南北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