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明哲和王理
一、认真的眼神:十二岁少年的承诺
八年前,2004年9月的一天,刚刚升入初中,时任初一班班长的12岁男孩毕明哲准备锁教室门回家时,看见教室角落里有个同学一直没有回家。后经询问,得知这位同学叫王理,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症,四肢残疾,行动不便,正等着家里大人来接他。毕明哲没有犹豫,将王理背上了自己的稚嫩肩膀,送他回家。多年以后谈起这桩往事,朴实的毕明哲仍然忍不住笑,他坦诚地说:“其实我当时想法很简单,甚至也有些可笑,一方面是把他送回家,另一方面,我也想早点锁门回家!”
因为工作繁忙,耽误了接送的父亲没想到儿子被同学背了回来,万分感激。但让他更没想到的是,毕明哲竟然忽闪着眼睛,很认真地说道:“王叔叔,您工作很忙,从明天开始,接送王理上学的事就包给我了吧!”孩子的认真劲儿给王理的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他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毕明哲当时的神情。
这句看似平淡的承诺,也许在当时只是一种没有仔细思量的冲动,毕明哲却深深地铭记在心,并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承诺和责任,坚持和行动着。为了让王理踏实地接受自己的照顾,毕明哲在自我介绍时故意把自己的年龄多说了两岁,当上了王理眼中的大哥。事实上,他比王理还要小半岁。直到六年之后,高三高考报名前夕,办理身份证的时候,这个“善意的谎言”才不小心被王理知道。王理说,知道这个秘密那一刻,他至今没有词汇能形容自己的感觉,只是感觉眼眶中有滚热的泪水在打转,他强忍着没让它流出来。
当时的青涩少年未曾想象过,这一背就是整整八年,期间也有动摇过,但终归还是坚持下来了。从初中背到高中,又从高中背到了保险职业学院,近三千个日和夜,他们彼此牵挂;近万余里上学路,他们风雨无阻。
每天凌晨5点半,毕明哲就早早起床,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步行到王理家,然后背起他赶着上6点半开始的早自习。而到了晚上,本来9点半就结束的晚自习,等毕明哲送完王理再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11点。三年的酷暑严寒,他们就一直这样度过。
除了行动上的不便和生活上的困难,王理还需要克服的是心理上的悲观情绪和自闭倾向。因为多年的病痛折磨,造成了他内心潜藏的自卑心理,王理很少与人交往,有时候甚至因为话语不当跟同学起过冲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针对王理存在的问题,毕明哲主动出击,做起了王理的“心理导师”。他无数次用张海迪、海伦等人身残志不残的感人故事来激励、开导王理,使他慢慢摆脱心理阴影,成了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就这样,因着想早点锁门回家而在一对普通的90后少年间开始的故事,在熙熙攘攘的尘世间演绎成了一段后来感人至深的同学情和兄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