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电话号码,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风楼阁全国官方

账号
密码
注册账号需要审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育

晋中信息学院学子三下乡:以“乡村”为启 奏响产业振兴曲

编辑:中国教育品牌网  发布时间:2023/7/16 17:37:57 
 

为深入贯彻落实“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的思想,78日,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国际商学院青年益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团队成员分为两个小队,其中实践小分队12人,前往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研泥村粗粮加工厂;志愿小分队9人,前往马定夫烈士纪念馆进行志愿服务,开启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天。

实践出真知,笃学当力行,实践小分队成员集新商科思维和专业所长,走进研泥村新建粗粮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感受粗粮加工厂的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力量。实践小分队成员依托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工厂负责人进行交流,关于加工厂的发展前景提出合理的想法与建议,为加工厂的发展计划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为乡村振兴项目添砖加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业实践是践行真知的必修课。工厂负责人引领实践小分队成员走进旧粗粮加工厂并向小分队成员介绍了粗粮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机器设备的详细功能,使实践小分队成员更加了解粗粮加工工艺的整体流程。在这里,成员们将躬身实践磨制工序,以此熟知之间的关系,学习劳动人民如何运用智慧进行创造。曹爷爷介绍道,“通过摇动筛、气流等方式将精心挑选出的麦仁经过五至六小时的浸泡后,把已经软糯的麦仁投入机器循环搅拌一小时左右,去除外壳,碾成粉状,再进行筛理,一长串流程加工下来,才成了面粉”,从饱满的麦粒变成厨房常见的面粉,竟然需要长达数十小时的工作,颠覆了实践小分队成员的认知,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食材竟需要如此复杂的工艺。在曹爷爷的指导下,实践小分队成员取出磨制好的面粉,体会面粉的来之不易,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实践技能,增长实践经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新粗粮加工厂未投入使用,团队成员参观新旧粗粮加工厂后,对新建粗粮加工厂进行深入调研以及资料搜索后,团队成员依托本学院“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精细设计侯城乡研泥村粗粮加工厂后期的营销方案,并邀请侯城乡粗粮加工厂负责人共商宣传手册样式。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志愿小分队则是根据马定夫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安排,帮助纪念馆工作人员进行打扫,并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马定夫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向每一位先烈致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志愿小分队成员将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弘扬革命文化,争做时代新人。

不经厨子手,难得五味香。为锻炼志愿小分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学习生活技能,午饭将由志愿小分队的成员自己烹饪。灶前忙碌的身影在厨房的烟火气里翻炒、颠勺、起锅,志愿小分队成员分工明确,每一步都是对生活的升温,生活要有滋有味,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今日两个小分队的行程各告一段落。随着自动化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研泥村粗粮加工厂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朝向自动化技术发展。实践小分队成员依据当地特色,为乡村振兴做足“特”色文章,加大“投”入力度,彰显“文”创魅力,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做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四十年筚路蓝缕,七十年长歌未央,生逢盛世,一片祥和,更应不忘国耻,牢记使命。志愿小分队成员将燃少年热血,立“上青天揽明月”之志,不负先烈,扬“志愿”之帆。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精华文章
教育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