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校园文化载体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苇沟小学 邵理田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没有什么比文化更重要!对于学校文化来说,没有人比校长更具影响力!”这句话深刻阐释了文化对于学校的意义,我想没有文化的学校是培养不出有文化的学生的。虽然刚刚踏入苇沟小学,我反复研究了学校的文化理念,更深入思考了如何去建构,去延伸。让这样的文化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师生的心间。
学校文化建构思路
一、 突出精神引领,丰富校园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把学校办成师生的精神家园,提炼出“遵循规律、尊重个体、润泽生命”的校园精神。使之成为校园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寻求适合于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方法。只有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学生也才能学得轻松愉快。
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根本目的的内在规定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生命教育是境界很高的“和谐教育”和“诗化教育”。 生命教育的中心是:“珍爱生命,欣赏生命,点化生命,润泽生命”。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把课堂改革和教学常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生命力。通过各种活动、课堂教学、升旗仪式、多形式的宣传等诸多载体构建学校精神和校园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政治思想作风素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升班子成员的精神境界,突显班子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 突出目标文化,丰富文化载体,营造良好氛围
办学目标:乐于接受,享受过程,促进发展;
培养目标:培养乐学、会学、关爱生活的健康少年;
校 训:学会关心,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两目标,一校训都是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形成的,始终贯穿着办学理念而运行。学校将通过多种渠道使之深入到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深入到学校每一种活动,重点放在课程文化的引领上来,即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使之与课程相融合。首先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之中要将其纳入其中,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使教育行为体现文化引领。在目标驱动下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尊重个体发展,搭建成长平台;教师文化:内炼师德、积淀内功、关注合作、树立品牌;学生文化;学思、爱助、团结、进取。
三、 突出环境陶冶,构建校园文化,形成文化特色
前两年,对校园进行了抗震加固和重新规划,甬路上架设了阳光棚,教室之间的空地也进行了绿化,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然而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校园精神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先进的主流文化,又要联系实际,彰显校本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要注重观念文化的建设,又要重视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应重视引领性,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感召人;恒久性,在师生精神世界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生态性,观念、行为、环境相统一,教师学生相互激励,学校与社区相配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形成一种文化生态系统;影响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精神和行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构建现代文化,把学校办成有特色的文化园地和师生的精神家园。编辑:萧然